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News
重点学科简介
重点学科简介

一、学科沿革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护理学学科于2002年成立,2003年开办本科教育,2005年申报为河南省中医药(护理学)继续教育基地,2009年护理学专业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同时,护理学专业被评为省属本科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培育”和产业聚集区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点,中医护理学学科立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2013年护理学评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2018年先后获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护理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18年同时获批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护理)。2020年护理学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培育博士学位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中医智慧护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首批特色行业学院-智慧康养护理行业学院。2023年获批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2024年获批国家优势专科、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河南省本科专业评估B类、河南省优质中外合作办学培育建设项目。2025年获批河南省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培育点。2025年获批河南省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培育点。

二、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河南“十大战略”为导向,立足国内及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围绕建设国内高水平护理学重点学科的长远目标,在承担重大项目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凝练高级别科研成果等工作中实现突破,逐步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具有仲景护理特色、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中医护理学科。

三、学科带头人

秦元梅,女,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护理循证实践与转化研究。先后获得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中医药重点学科、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第28届理事会理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护理分会副会长、河南省护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普通高校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担任《中华护理杂志》编委、《护理学杂志》审稿专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44项;获得国家级专利7项;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成果5项;出版著作、参编教材25部,其中参编国家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0部;主持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参与课程获得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主持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

四、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基于前期建设基础,学科凝炼四个研究方向:仲景护理学术思想传承创新研究、中医护理在社区老年病中的应用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循证实践与转化研究、智慧康养与慢病管理研究,围绕四个方向,开展系列研究,引领学科新发展,创新学科新水平。

1.仲景护理学术思想传承创新研究

本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地处仲景学说发源地的研究优势,借力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仲景传承与创新工程平台,开设中医护理传承班,培养具有较强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医护理人才;传承与创新仲景护理文献,撰写学术著作,弘扬仲景文化,提高区域辐射能力。

2.中医护理在社区老年病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聚焦社区老年护理专题,依托现有的护理教学实训中心,促进老年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力争建成医、教、研三位一体的高层次中医老年护理人才培训基地。

3.中西医结合护理循证实践与转化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基于现有循证护理研究平台,基于临床问题,开展最佳护理实践指南的临床转化应用;基于循证,优化优势病种最佳中医护理方案,制定中医护理技术疗效评价标准、优化操作技术规范,构建中医护理技术标准化实施路径,加快建设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临床应用基地、循证护理成果转化基地和中医护理科普基地。

4.智慧康养与慢病管理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指引,依托河南省中医药主动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中医智慧护理工程研究中心,聚焦智慧康养体系构建与慢性病全周期管理效能提升两大核心命题,重点开展智能康养系统研发、慢性病预警防控干预、数字健康个性化服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五、科研情况

学科团队近5年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6项;厅局级课题111项,到账经费429.4万元;获教学科研成果4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软件著作12项;发表论文322篇,其中SCI 14篇,中文核心期刊54篇;出版专著69部、教材54部。

六、教学和人才培养

学科团队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本科教学一流课程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4门,省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省级本科教学线上教学优秀课程3门;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4个。主编、参编国家统编教材40余部,建设河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1项。

七、学术交流与合作

护理学学科目前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菲律宾圣保罗大学(马尼拉)、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开展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同时作为联盟发起人单位,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9所高校组成中南杏林护理教育联盟,每年开展护理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学科成员先后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法国、新加坡、菲律宾、以色列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学科成员23人先后赴国内外知名大学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攻读博士学位;学科成员1人担任菲律宾圣拉萨大学博士生导师。

作为河南省培养高级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唯一基地,每年举办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8项以上。承办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委会年会、河南省中医护理学术年会、河南省康复护理学术年会、河南省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委会年会。作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护理学专业),每年暑期均举办“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

八、平台建设

学科现拥有国家级平台4个,分别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护理学)建设单位、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华护理学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RANO-BPSO最佳证据应用分中心;省级平台13个,分别为:河南省第八、九批重点学科、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护理学)建设单位、河南省中医智慧护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医药主动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中医护理质控中心、河南省首批特色行业学院-智慧康养护理行业学院、河南省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科研实验中心、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室、河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人才培训基地11个:中华护理学会中医护理治疗、康复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儿科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医医院护理培训基地、河南省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养基地、河南省“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等。护理实验教学平台现有面积4012平方米,资产设备总值2310万,教学条件达到了国内高校护理学学科先进水平。